科技部啟動「年輕學者養成計畫」 大膽創新、無畏啟航
面對科技的瞬息萬變,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關鍵,人才則是科技發展的基石。臺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,亟須具備創意思考、創新能力的人才。據科技部資料顯示,近年來我國40歲以下的計畫主持人所占比例持續下降,且呈現出科研人才結構的斷層及老化現象。另依牛津經濟研究院(Oxford Economics)調查及預測2021年各國人才供需狀況,臺灣是46個評比國家中,人才不足與人才外流都名列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。因此,如何鼓勵及延攬各領域優秀年輕學者投入學術研發、產生更多創新成果並創造社會效益、帶動整體產業發展,是我們必須積極解決的課題。
日前科技部針對我國青年人才培育及促進就業,標竿國際作法規劃出「推動國際產學聯盟」、「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建置」、「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」及「年輕學者養成」四大重點計畫,其中「年輕學者養成計畫」將自今(20)日起公開受理申請,藉由補助各大專校院長期且充分的資源,搭建可讓年輕學者大膽嘗試創新構想的舞台,並積極延攬國內外年輕人才,提供研究職涯初期起動資源,以培植國內科研新世代,爭取國際科研地位,讓我國年輕學者在國際學術社群間,取得足夠發言權及影響力。計畫補助依目的及重點分為二類,一為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,二為「哥倫布計畫」。
只有大膽的嘗試與挑戰,才能引領我們往前邁進
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鼓勵32歲以下年輕學者發揮想像力、勇於創新及多方嘗試。本計畫並納入容許失敗的機制,讓計畫主持人得以彈性調整研究計畫的方向與經費,以因應研究過程中的未知挑戰,本計畫提供每人每年約新臺幣500萬元的補助,為使計畫主持人專心投入研究,特別將研究主持費增加為每月3萬元,以3至5年期研究計畫為期程,每年預計可補助50位年輕學者。
除非你有勇氣到達看不到岸的地方,否則你永遠不可能跨越大洋
「哥倫布計畫」則鼓勵已具初步研究基礎之35歲以下年輕學者,效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精神,無畏探索廣大未知的世界,並與國際上的優秀人才競逐。本計畫特別鼓勵年輕學者放膽探索,發掘具前瞻性、創新性的研究計畫,積極前往國外實驗室或研究中心進行交流,參與國際級合作,在國際學術界搶佔灘頭堡,並在國際學術學會佔有重要地位,拓展國際視野及影響力。本計畫將提供每人每年新臺幣約1,000萬元的補助,也特別將研究主持費增加為每月5萬元,讓計畫主持人除專注研究外並致力國際合作與交流、增加國際學術地位及影響力,以3至5年期研究計畫為期程,每年預計可補助30位年輕學者。
立足臺灣,放眼國際
《世界是平的》作者湯馬斯‧佛里曼(Thomas L. Friedman)曾說,臺灣是一個缺乏石油、煤礦等天然資源的國家,但是臺灣擁有最珍貴的資產就是人才。人才需要被發掘、被重視,科技部始終致力於提升科研人才價值,打造優質學術環境,更鼓勵優秀人才「立足臺灣,放眼國際」。
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與「哥倫布計畫」的推動,將發揮培植及延攬優秀年輕學者之效果,為臺灣建立科研人才庫,提供科研發展源源不絕的動力,帶動臺灣邁向下一個世代。